close

撰文:鄺芯妍 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
欄名:GREEN FORUM

四月份,是潮濕的季節,煙霧瀰漫本來別有一番風韻。可是天文台美其名為「煙霞」的一圈灰霾,根本就是毒氣層!

上星期一,維港兩岸又再一片灰濛濛,中環和旺角的路邊監測站錄得今年新高的空氣污染指數,分別高達210和205,皆屬「嚴重」水平。健康空氣行動的辦公室位於西營盤,我們一直有在附近的報紙攤量度PM2.5,當天的每小時平均讀數為136(微克/立方米),比較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水平25,超標四倍多!

舊柴油車橫行 發達國早淘汰

上星期一是今年最污染的一天,也是有紀錄以來的第二高!據環保署的解釋,這是因為當天風力微弱,使污染物在區內積聚。健康空氣行動每年也將14個污染監測站的數據分析,發現最近數年的路邊空氣污染屢創新高,市民大眾漸漸意識到,影響我們健康的污染源頭,是所有發達城市均已淘汰、但在香港卻繼續大模斯樣肆虐的老舊柴油巴士及貨車。

廢氣影響心肺的各種研究,相信大家已經聽過不少,想不到連我們的靈魂之窗也不放過!美國加州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,暴露於空氣污染較嚴重環境的兒童,患上「視網膜母細胞瘤」罕見癌症的風險會增加14%。

未能污者自負 政策兵敗山倒

面對惡劣的污染,政府擺出嚴陣以待的姿態。復活節假前夕,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聯同運輸及房屋局、發展局、食物及衞生局舉行「香港清新空氣藍圖」記者會,我們樂見政府正式將空氣問題和公共健康掛鈎,並提升應對空氣污染的規格。坊間不少評論認為藍圖「舊酒新瓶」,批評未嘗無理,但是「蹺唔怕舊,最緊要受」,關鍵是措施是否真正落實!

比如淘汰舊商業柴油車計劃,環團要求淘汰多年,政府皆當耳邊風。今年施政報告終於着手處理,宣布百億換車計劃,還提供一直爭取的劏車資助。如此大手筆運用公帑,無非希望盡早換來市民的健康。可惜措施仍然停留在和業界討價還價的階段,一直只聞樓梯響,大眾卻年年月月、日日夜夜吸塵,污染者的成本繼續由普羅市民埋單,以健康找數。對症要下藥,如果這項最關鍵的措施未能實行,其他的所有政策只會兵敗如山倒!

污者拖得就拖 善後代價更高

環境局一直以來的工作只在收拾爛攤子,污染到忍無可忍的一刻,市民不耐煩了,便以一筆過的形式資助清理的開支。污染者見有機可乘,自然「拖得就拖」。其實事後清理的代價遠遠比防止污染高昂。

固體廢物需要源頭減廢,空氣污染何嘗不是?健康空氣行動希望運輸及房屋局和發展局站出來不是有姿勢,無實際。要長遠改善空氣污染,我們不需要更多的公路去滿足私家車的增長,令交通擠塞變相製造更多廢氣;我們也不想見到更多的屏風樓令污染物長久積聚。我們希望見到低排放區、以公共健康為首要考慮因素的城市規劃。

這些都需要一切以發展為尚的政府部門改變思維,並將環境和健康成本一併計算。
私家偵探社私家偵探偵探社偵探
徵信徵信社徵信社徵信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okdetec13 的頭像
    okdetec13

    心臟發出乾乾的聲音

    okdetec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